华锐精密接待10家机构调研包括淡水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上海正心谷投资管理等
2025年3月21日,华锐精密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3月20日至3月21日接待淡水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泰证券600918)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正心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同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机构调研。
调研情况显示,华锐精密2024年度经营情况:实现营业收入75,912.49万元,同比下降4.42%;盈利、总利润、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影响经营业绩的重要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波动致营收下降,营收下降致产能利用率不足、毛利率下滑。
公司的研发模式由主管研发的领导规划指导,多部门共同实施,确定基础研究与新品开发方向,研发流程有论证、设计、研制和测试阶段,采取“集中优势、单品突破”战略。公司产品定价策略在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基础上,结合多因素确定最终售价。
公司在渠道、装备、技术提升等方面具有优势。渠道上建立覆盖全国并向海外延伸的经销商体系,装备上重视技术与装备融合,保持竞争优势。技术提升方面,形成完整产品技术体系,坚持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校企合作。此外,刀具行业在基体、涂层等方面要求提高,对刀具企业综合金属切削服务能力也有更加高的要求,未来刀具企业成长空间源于数控刀具消费规模提升及国产化替代。
根据公司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5,912.4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42%;实现盈利12,106.4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3.20%;实现总利润12,079.8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3.86%;实现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净利润10,737.4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2.00%;实现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472.4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1.41%。
根据公司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会降低主要系:(1)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公司营业收入会降低;(2)营业收入下降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进而致使公司毛利率有所下滑。
公司组建了由主管研发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和总工艺师规划指导,设计部、工艺部、材质部和应用技术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完备研发模式,确定了基础研究与新品开发两个重要研发方向。公司研发流程包括论证、设计、研制和测试四个阶段,采取“集中优势、单品突破”的研发战略,基础研究和新品开发项目论证立项后,即由公司研发体系下各部门协同配合联合开发,充分调动研发和生产内外部要素持续推动技术进步。
公司定价策略一贯保持稳定,在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基础上结合产品性能、竞品定价、市场行情、客户采购规模、竞争策略等因素确定最终售价。
硬质合金数控刀具应用十分广泛,涵盖了模具制造、汽车及零配件、通用机械等国民经济中众多生产制造领域,但最终用户主要以中小机械加工公司为主,普遍规模较小并且地区分散,一般通过当地经销商进行购买。公司成立了以华东、华南、华北刀具集散市场为核心,覆盖全国市场的经销商体系,并逐步向海外市场延伸;通过经销模式,能利用经销商的销售经营渠道迅速扩大公司产品的销售市场、提升产品的认知度和加快资金回笼。同时,利用经销商广泛的客户群体和区域优势,公司能够针对特定区域产业集群的用刀需求开发具有特定基体牌号、槽型和涂层的产品,有效开拓潜在客户。
高端的生产设备是公司先进研发成果和生产技术得以高效应用的“转化器”,使公司的研发优势和生产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而先进的研发设备是公司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的可靠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公司通过经营积累和外部融资持续对高端生产和研发设备做投入,推动技术和装备的有机融合。目前公司核心工序均引进了世界一流的生产、研发和智能化辅助设备,高端生产和研发设备搭配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严苛的品质管控措施,使公司在核心技术产业化、产品质量、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等方面保持竞争优势并为公司的研发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公司目前在硬质合金数控刀具方面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品技术体系,具备了为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精密模具、能源装备、工程机械、通用机械、石油化学工业等高端制造业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的能力。
公司从始至终坚持自主创新,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水平;同时也加强和科研院校的紧密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合作平台,提升公司的基础研究水平。公司一方面将持续不断加大对基体新材料、新涂层技术的基础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将不断加大对整体刀具、工具系统、精密复杂组合刀具等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提升产品综合性能,向客户提供切实可靠高性价比的切削刀具。公司将通过一系列技术强企计划,实现在数控刀具方面的整体实力接近或达到日韩刀具企业水平,进一步缩短与欧美刀具企业的技术差距。
随着高速、高效、高精度的现代切削加工需求一直在升级,开发与现代切削加工相适应的刀具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这对于刀具基体材料、涂层材料、刀具结构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伴随现代制造企业对高速、高效加工的不断追求,传统供应标准刀具的方式将无法适应这种需求的转变,刀具企业按照每个客户的加工成本、效率要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设计与服务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伴随我国产业体系的调整升级,数字控制机床市场渗透率不断的提高,刀具消费占机床消费比例持续增长,我国数控刀具消费规模仍存在比较大提升空间。同时,国内刀具企业在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成果和开发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把控刀具性能的能力慢慢地加强的同时,部分国内知名的刀具生产企业也已经能够凭借其对客户的真实需求的深度理解、较高的研究开发实力为下游用户更好的提供个性化的切削加工解决方案。国产刀具向高端市场延伸,凭借产品性价比优势,已逐步实现对高端进口刀具产品的替代,加速了数控刀具的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