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常见多发问题防治措施

文章出处:水用金属软管 发表时间: 2025-03-04 06:08:16

  梁、板下翻线管采用在铝膜、木模上钻孔,然后将线管穿到模版下方,长度难以均匀统一,且在主体拆模和后期二次结构砌体是造成管头断裂,后期有必要进行剔凿才能进行配管施工,易引起结构破坏,且观感质量差。

  采用成品辅助部件代替传统模板钻孔后线管下穿的做法下翻线管安装辅助部件应用效果:

  1.下翻线管接驳器应用于楼板下翻线管(无梁);下翻线管带耳接头适用于梁内下翻线管;橡胶定位块适用于铝模板水电预埋。

  2.线管下翻点位应根据二次结构墙体尺寸、定位做好提前深化,施工时预埋精准,避免线.铝模体系采用橡胶定位块时,固定定位块的模版做好标记,施工后及时复核,确保标准层该模板位置统一。

  电气前期预埋缺乏管控,施工随意,且主体阶段未及时疏通管线并及时提前修复,导致穿线时出现大量堵管,从而造成的装饰后墙面开槽、斜向横向开槽、线缆未穿管直接埋入墙体等连锁返工现象。

  1.前期对顶板管线路由进行深化,避免管线不合理交叉,管线避开厨房墙角等位置,避免燃气管道等后期开洞破坏线.竖向模板对拉螺杆洞位置优化,避免剪力墙螺杆与墙面线管、线盒冲突导致的线.顶板管线预埋,线管连接处接头连接牢固,接头两侧与板面钢筋固定牢固。

  6.线盒固定牢固,线盒与线管采用锁母连接牢固,浇筑时专人看护,避免振捣破坏管线.主体拆模后及时开展管线疏通、排堵工作,避免后期连锁返工。

  1.结构预埋线管应在拆模后及时开展一次疏通,记录堵管点位,后续预埋工作关切堵管点位的保护;出地面线管应做成品保护防止落入灰渣形成堵塞。

  2.二次配管完成后开展第二次管线疏通,在装饰施工前完成全部点位的排堵工作,避免后期破坏装饰面层(地面面层、抹灰面层等)造成连锁质量缺陷。

  结构预埋配电箱固定不牢固,内部缺少支撑,混凝土浇筑时易造成箱体偏位、变形,后期剔凿造成结构破坏。

  2.箱体预制采用工厂化集中加工,箱体内部使用定型化工具加固,箱外采用钢筋定位。

  1.配电箱定位钢筋(至少保证配电箱对角两处以上):长度为墙体厚度-5mm 范围内;大小为10~14mm 钢筋。

  2.高度 1m 以上箱体定位钢筋按两侧的保护层厚度分均,1m 以下箱体按木工楼板面弹出的定位线或定位钢筋进行定位。

  配电箱进出线开孔随意、边缘锋利且无护圈,易造成线缆保护层损伤;箱体进出线位置防火封堵缺失。

  1.配电箱(柜)箱体的“敲落孔”开孔与进线管不匹配时,必须用机械开孔或送回生产厂商要求重新加工,或订货时严格标定尺寸,按尺寸生产,开孔处必须设置护圈。

  3.暗装配电箱线管与箱体应采用锁母连接,不得有线管直接插入箱体的现象。

  开孔的位置要符合实际需求,应根据敷设布局、电器设备和导线走向等方面考虑。开孔的位置应有合理的空间和安全距离,离箱体边缘不得过近。特别是高压开关箱的开孔位置需要严格审查,以确保安全。

  1.配电箱(柜)门内侧均应贴有系统图(为防发潮、霉变,系统图应进行塑封),图纸应字体清晰,与配电箱(柜)内各电气元件一一对应。

  定期检查配线箱内线路的标识是否清晰、完整、正确,有无损坏或磨损。如有发现问题,按时换或重新标识。

  配电柜内线缆凌乱、配线无固定,端子接线数量过多、多股铜芯软线未搪锡或压接线端子,线缆铜芯外漏过长。

  1.配线前做好规划工作,避开消灭电线.电线按功能和类型分束绑扎,绑扎点结实,间距均匀。

  3.配电柜(箱)内导线与端子连接一般配置原则是一线一端子,同一端子连接的导线.订购配电柜(箱)时按端子配置原则并结合图纸要求配置足够数量的接线端子,并留有余量作备用。

  照明配电箱(板)内应分别设置零线(N 线)和保护地线(PE 线)汇流排,零线和保护地线应在汇流排上连接,不得绞接。照明配电箱内的可拆卸的金属板应有可靠的接地保护,因此要求该金属板上应设置有不可拆卸的专用接地螺丝。

  非镀锌桥架架连接处漏设跨接线、跨接线未连接桥架本体、桥架引出的金属管道与桥架未做跨接、桥架无接地措施。

  1.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接地线(跨接地线一定要注意线槽桥架专用接地孔上)。

  2.镀锌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 2 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6.桥架全长不大于 30m 时,不应该少于 2 处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全长大于 30m 时,每隔 20m~30m 应增加一个连接点,起始端和终点端均应可靠接地(强条)。

  桥架、管道直接穿越建筑变形缝,未按规范设置补偿方法;桥架超过 30m 未设置伸缩节。

  1.直线段钢制梯架、托盘和槽盒长度超过 30m 时设伸缩节;铝合金或玻璃钢槽盒长度超过 15m时设伸缩节;梯架、托盘和槽盒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设置补偿装置。

  2.设置补偿装置时,梯架、托盘和槽盒本身断开,断开距离以 10mm 为宜。梯架、托盘 、槽盒内用连接板搭接,不需固定;金属梯架、托盘和槽盒在两侧做跨接地线、顶板暗配管路穿越变形缝时,在变形缝的两侧顶板对称预埋接线盒,接线盒间采用包塑金属软管明敷跨接连接,预留适当余量,软管与盒间采取了专用管接头连接。

  4、明配管路穿越变形缝时,在穿越变形缝处采用包塑金属软管跨接连接,软管预留适当余量,与两侧管路之间采取了专用管接头连接固定。

  水平桥架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防晃固定支架缺失,桥架本体与支架横担未固定;后期线缆敷设易造成支架变形、脱落,甚至塌落风险。

  1.水平安装的桥架支架间距宜为 1.5m~3.0m,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应大于 2m。

  对于大型桥架或共用支架的成排桥架/管道,应对支架承载力做安全复核验算,避免承载力不足造成的管线坍塌事故。

  桥架内线缆杂乱、绑扎固定随意(用铁丝或电线绑扎),线缆接头设置在桥架内,电缆、绝缘导线敷设在同一桥架且无隔离措施。

  1.在梯架、托盘或槽盒内大于 45°倾斜敷设的电缆每隔 2m 绑扎固定。

  3.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 5m~10m 处应设固定点。

  4.绝缘导线接头应设置在专用接线盒(箱)或器具内,不可以设置在导管和槽盒内,盒(箱)的设置位置应便于检修。

  施工前期应对桥架及线缆尺寸做复核,确保桥架容量满足规定的要求,导线总截面积不超过桥架截面积 40%。

  当末端设备需采用金属软管引入电源时,存在预留点位与接线端距离过大从而造成软管超长现象;管与桥架、刚性导管连接处未采取了专用接头、连接不可靠,会造成管内导线受力。

  1.桥架、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 0.8m,照明工程中不大于 1.2m。

  2.设备预留电源桥架、导管应与设备接线端位于同一侧(提前确认设备接线端位置),避免软连接长度超出规范要求。

  3.可挠金属软管或其他柔性导管与刚性导管或电气设备、器具间的连接采取了专用接头。

  1、防雷接地焊接需双面满焊,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的 6 倍,焊接质量需符合规范要求。

  2、接地扁钢接焊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 2 倍,不少于三边(要有 2 个长边)焊接。

  1.实际施工时部分位置不足以满足双面满焊要求时,单面焊搭接长度应满足≥12D。

  屋面避雷存在锈蚀、变形、脱落,避雷支架间距过大、高度不足,支架根部收口粗糙,避雷带焊接搭接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等质量缺陷。

  1.搭接焊处焊缝饱满、均匀,接头煨“乙”字弯,上平搭接;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6 倍 D且≥100mm,双面施焊)。

  2.支架直线mm;避雷网转弯处固定支架对称分布在两侧,距弯300—500mm。避雷带跨越变形缝时,应做补偿(Ω弯)。

  3.避雷带应设置在女儿墙中心位置,如女儿墙宽度大于 300mm 时,避雷带距女儿墙外侧宜为150mm。

  屋面避雷施工前应做好深化,明确支架定位、间距,支架安装开孔应在女儿墙上弹线,确保安装顺直。

  电井、配电室接地干线设置存在焊接搭接长度不足,距地高度、距墙距离不符合标准要求,无标识色或标识错误,未设置检修螺栓等缺陷。

  1.水平敷设时,支架直线mm;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 10~15mm,引下线处有明显的接地标识。

  2.接地干线的连接采用焊接或螺栓搭接连接,焊接采用三面焊接,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接地扁钢转弯应平滑順直,不能出现死弯。

  3.变压器、高压配电室、发电机房的接地干线 个临时用的接线.在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时,设置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接地干线引入到配电柜基础型钢时,应暗敷在地面内。当接地干线穿越门口时,宜暗敷在地面内。变配电室门口设挡鼠板,高度不小于 500mm,不宜采用易燃材料。设置挡鼠板为金属材料时,采用铜编织线.槽钢接地不等于柜体接地,还应从 PE 排上引线压在柜体的专用接地点上。

  桥架安装横平竖直,附件按标准设置接线端子要有编号;绝不允许任何给排水管通过,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直接与接地干线连接,基础型钢接地。电缆终端头、接头、拐弯处及竖井的两端要设标志牌配电柜应有公共型钢底座,整体布局整齐,柜内接线正确、可靠。地沟电缆走在支架上排列整齐,分段捆扎,有挂牌,接地排布置规范标识清晰绝缘档鼠板合理设置。

  1.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单独与保护导体相连接,不得串联连接,连接导体的材质截面积应契合设计要求。(强条)

  2.设备机房、屋面施工前应做好接地点位深化,施工时接地扁钢暗敷在地面内,在设备基础位置引上。

  3.成排电气设施安装时可沿设备基础敷设 40*4 扁钢与预留接地连接作为保护导体,每台设备单独与扁钢连接。

  对于运行时可能会产生震动的设备(水泵、风机等),设备本体与接地体应采用接地线跨接,不得采用接地扁钢与设备外壳直接焊接的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2025.3.3】白敬亭宋轶官宣?章若楠私生活?180天重启计划?林允和方逸伦?陈哲远跟赵露思?书卷一梦?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小米15 Ultra全球同步发售:小米SU7 Ultra将首次亮相巴展

  华为 Mate 70 系列手机获鸿蒙 HarmonyOS NEXT 5.0.0.130 升级